皇家永利

新闻动态

豫北医专:仁心仁术与桃李芬芳的百年兼美

发布时间:2022-06-16动态浏览次数:

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

豫北医专,是新乡人对豫北医学专科学校(今天的新乡医学院)的简称,时间段为1962年至1982年。

在医学院126年的发展历史中,仅存在20年的豫北医专,其名声曾响彻豫北大地,深入豫北人民的心中,颂扬之声不断,扛回卫生部“发扬白求恩精神楷模”的奖旗,在卫辉乃至新乡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名院

历经百余年,位于卫辉一附院里保存尚好的医专旧址,对于曾经的医专人来说,他们早已不仅是一栋栋建筑,更是一代代医务工作者矢志兴医的梦想殿堂和中国现代医学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见证者。

在此,我们首先要缕清这样一个平行关系,那就是医学校与所属医院的对应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豫北医专的发展线大概为:惠民医院护士学校、豫北医专、新乡医学院。

所对应的同时期的医院名称分别为:惠民医院、豫北医专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属于豫北医专时期的学校发展历程。

豫北医学专科学校的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加拿大人、医学博士罗维灵(William McClure),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后于1922年更名为惠民医院护士学校。

1920年落成时的惠民医院病房楼

此时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所属的惠民医院达到了鼎盛时期。医疗服务半径辐射100多公里,病床160多张,医护人员最多时达92人,还在道口等地开设了分院。1935年名医马金堂成功用手术摘除了重达41.5公斤的子宫肌瘤,在中原地区闻名遐迩、声名远播。

提及当时惠民医院的名气与实力,医疗界广为流传“北协和、南湘雅、中惠民”的说法,可见盛誉不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惠民医院全体人员共赴国难。第二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汲县后,加籍医务人员回国。当时由豫北“四大名医”之一的段美卿出任院长,他多方努力,曾使医院一度恢复元气。随后的十多年里,医院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保卫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1949年,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历练并成长的冀鲁豫行署卫生局章丘哈利生医院,带着整套的外科、眼科、妇产科等手术器械迁到汲县,全面接管惠民医院。同年9月,华北军区卫生部第三机动医院集体转到地方工作,部分医务人员并入原哈利生医院;随后国家又从北京、天津抽调一批高级医务人员进一步充实医院力量,在此基础上于1950年5月12日正式建立了平原省省立医院。

1952年,平原省撤销,医院归河南省卫生厅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此时决定,将郑州第一医士学校、南阳第二医士学校、安阳卫校、濮阳护士学校及华北第二医士学校的附属医院等单位合并,成立河南省汲县医士学校。这之后又分别改名为新乡专区医学院、河南省汲县医学专科学校等。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豫北医专师生上课的情景

直到1962年,学校才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随着豫北医专升格为新乡医学院,其附属医院也最终定名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时在新乡市建设新校区。1991年学校实现了办学主体由卫辉向新乡的搬迁。

新医一附院还留在了卫辉,使得这个县城保留了一项全国记录——大陆地区唯一一个有三甲医院坐落的县级市,可谓是卫辉之幸。

一方面,它使卫辉人能够享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医疗服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所门庭若市的医院和院外的车水马龙,带动了区域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大批市民的就业。

另一方面,它于百年前就成为了卫辉的一张闪亮名片,丰富了卫辉的近现代历史。

悬壶济世大医精诚

豫北医专曾以“流动的医专”、优秀的教材编写、医者仁心的大师,而享誉豫北大地。

流动的医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豫北医专党委书记魏文超和外科主任段美卿等带领各科医生组成“医疗队”,自己架辕拉着大马车,装着“X光机”、“发电机”等医疗设备到豫北最缺医少药的山区、边远县乡多次免费进行巡回医疗,足迹遍布济源、温县、林县、原阳延津、内黄等处的山区农村、田间地头、村村寨寨。

“流动”的豫北医专,名声响彻豫北大地,深入豫北人民的心中,颂扬之声不断,扛回了卫生部“发扬白求恩精神楷模”的奖旗,并于196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1967年6月,大别山抗大医校全体师生在双柳大桥合影

这其中最有名的事件,便是豫北医专及附属医院与大别山抗大医校的跨世纪情缘。

1966年冬,豫北医专科的部分师生,遵照“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怀着一腔热血,带着对基层边远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决定在鄂豫皖三省交界边远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潢川县双柳树公社(现双柳树镇)创办了“大别山抗大医校”,为正阳、潢川、商城、光山四县培养一大批“赤脚医生”,为众多贫下中农解除疾病困扰。

1969年,大别山抗大医校第二届毕业生留影

1967年元月,豫北医学专科学校三年级学生赵世海,刘利军等同学和附属医院的几位医生,作为第一批师生来到信阳地区潢川县双柳公社筹建“大别山抗大医校”。

虽然大家做好了建校困难的心理准备,但看到实际情况后,还是犯了难。当时的抗大医校,整个学校就是当地卫生院腾出的几间破房子,桌子、床铺、锅灶一样没有。准备作为教室用的那所房子空荡荡的,后墙倒塌,砖头瓦块满地都是,遇到下雨天四处漏风漏雨。为此师生们向当地群众借来工具,砸开河里的冰块,挑水和泥,搬坯垒墙。修好教室,整理宿舍,修建锅灶,用泥糊了黑板,一所学校初见端倪。

抗大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

1967年元月7日,大别山抗大医校正式开学。没有教材,老师们便趁着工作之余连夜自编教材进行教学。没有办学经费,学校就和当地修建双柳大桥的施工队联系,师生们参加大桥的修建工程。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就承担几门课程,白天上课,夜晚准备讲义、教材。

建校两年多的时间里,师生们为潢川、正阳、商城,光山等革命老区培养了近300名“赤脚医生”,这些赤脚医生成为当地一只“信得过、留得住、养得活”的本土医疗队。

1971年,原大别山抗大医校迁往黄寺岗,于70年代中期同潢川县卫校合并。

教材编写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当时来自上海、沈阳、武汉等全国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来到豫北乡村,被先后分配到时名为平原省省立医院的豫北医专,教书育人,治病救人,使得医院有了强有力的后备生力军,也为七八十年代的教材编写打下了极好的人才基础。

儿科前辈贾汝贤教授,在医院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如今已经是92岁高龄。据老教授介绍,自己是195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首届儿科系毕业生,当时的儿科系重点分配有三个省,贵州、江西、河南。河南省一共分了14人,贾教授便是其中之一。后又被直接分配到了当时名为新专医学院的医专。

七十年代全国恢复高考后,当时的豫北医专开始招收通过高考进来的学生。

学生招来了,就需要教材,但当时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可用,于是医院便要求各个科室自己编写。贾教授所在的儿科教材编写组,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效率上,都得到了界内的好评,当时承德医专还专门来到这里学习。医院主编的《内科学》、《传染病学》和协编的《儿科学》被列为全国医学专科学校统一教材。在老一辈一附院人共同的努力下,“豫北医专”享誉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豫北医专偏踞卫辉县城,招收的虽然是3年制的大专学生,学校却为学生选择了5年制的本科教材,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们都能练好基本功、成长为栋梁之才。而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学习五年的功课,学校自然对学生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在课程设置、课时要求方面尤其严格。一周6天的课程安排,白天大课学理论,晚上排满实验课。很多同学都感慨,学习压力比高中还大。

1980年,16岁的张太平考入豫北医学专科学校,正经历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他的印象中,一周七天自己只有半天空闲时间。

“当时学校一个月发14元的生活费,但已经能满足生活需求,不仅仅因为学校的饭菜便宜,还因为我们没有时间上街去花钱。”

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耕耘在三尺讲台;学生们心怀理想,如饥似渴地汲取海量知识。一天紧张的课程结束,我基本都会自习到晚上10点,等到周日再把这一周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以保证跟上课程进度。正是当时的刻苦与努力才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医者仁心

1963年,江苏无锡姑娘钱惠茵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五年制本科儿科专业,她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条件艰苦的中原大地,扎根豫北小城,一干就是53年,救治患儿数十万人次,培养学生上万人,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2016年6月17日,钱惠茵退休了。年近八旬的她决定返回家乡无锡。

尽管当天艳阳高照、酷暑难耐,但她曾经的患者、学生、同事、好友近500人,仍自发集合、挥泪送别。不少人还扯着条幅,写着“百年儿科,感恩有您”“钱老师,我们爱您”“最美的南方姑娘,一附院最深的惦念”。

一位老医生退休,何以会让这么多人如此恋恋不舍?因为钱惠茵用半个多世纪漫长的职业生涯,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她是无锡人,毕业于上海著名的医科高校,只因“这里需要人”,义无反顾扎根豫北小城;她为了节省时间上班不喝水,总说“别让患者花钱又受罪”,有的一家三代人都经过她的诊治,成了她的“亲戚”;她培养学生成千上万,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暑往冬来,53年如一日,从江南的妙龄少女沧桑为太行山下的白发老人,钱惠茵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河南的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

张晓庄,为一附院首任骨科主任。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来到一附院工作的首批大学生,1952年就分配到医专上班。

其实张晓庄原名为张菊馨,因为他上大学时,受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所感染,毅然将自己名字改为张晓庄。从医几十载,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苛刻与对病患的仁心,让同为医专医师的妻子王荆玉印象深刻。

六十年代的时候,王荆玉响应医专号召,与同事一起到几十公里外的乡下参加巡回医疗活动。那时候刚好是一个大雪天,由于路滑王荆玉不慎摔了一跤,疼痛到不能走路,当地的乡村医生说必须回大医院赶快治疗。于是王荆玉委托公社给自己丈夫张晓庄打电话。

尽管王荆玉是因公出差的,但没想到的是,张晓庄为了不给医院添麻烦,居然没有叫救护车去接自己的妻子,而是自己推了一辆自行车,把疼痛难忍的妻子一步一步推回了医院。

但对患者,张晓庄却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对方考虑,为了给病患省钱,他甚至自费研发了颈椎、腰椎牵引器,用最低的成本和最有效的方法为患者治病。

在这里,我们渐渐明白了“何为家国”。一代代新医人时刻不忘把国家和人民利益视为第一需要,而今10余万新医校友分布在世界各地悬壶济世,用一个个朴素的小目标造就优秀的自己。医者仁心,正是历代医专人不断吸收优秀文化,才成就如此有温度,有情怀的桃李满人间。

医者正道不改

桑梓古城,

从博济到惠民,

讲经布道,悬壶济世,开现代医院之先河。

从平原省省立医院到豫北医专,

再到如今奋进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跨越时代,引领发展,树百年名院之标杆。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

虽坐落在小县城内,影响力却早已辐射整个豫北乃至中原大地。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扎根县城的省级三级甲等高校附属医院,126年的奋斗史诗,十余次的易名经历,始终不变的是“仁心仁术 博济惠民”的医道,是笃定如初的大医精诚的医道传承,是护佑中原百姓健康的初心。

今天的新医,高楼依次延伸,象征着学院在百年奋斗中阔步前行。新校区、新附属医院、健康中原研究院、前沿医学产业园“四位一体”建设新模式,学校“政、产、学、研、用”融合,学习、赶超一刻不曾停止。唯敬畏生命的医者正道不改,唯造福百姓的办院方向不移。

百余年前年如是,今天如此,未来依然如此……